瑞典語使用地區(qū)主要在瑞典、芬蘭(尤其是Åland)、及愛沙尼亞東岸。瑞典語屬東部斯堪地那維亞語,該語系屬印歐語系下的日耳曼語族。瑞典語與丹麥語及挪威語關系密切,互通性頗高。這三種語言均源自一千年前的古北歐語(Old
Norse),受下日耳曼語(Low German)影響。
瑞典語、丹麥語、挪威Bokmål語均屬東斯堪地那維亞語。對于瑞典人,挪威語比丹麥語容易明白。
8世紀,斯堪的那維亞的日耳曼語族經歷了一些改變,演化成古諾爾斯語。這種語言也經歷了一些新的變化,然而并沒有在整個斯堪的那維亞地區(qū)流傳起來,這樣就形成了兩種相似的語言,古西諾爾斯語(挪威和冰島)與古東諾爾斯語(瑞典和丹麥)。
早期中世紀瑞典語和現代語言相比有更多復雜的格,并且詞性系統(tǒng)也還沒有被縮小。名詞、形容詞、代詞和一些數詞有四種格,除了現代的主格外,還有屬格、與格和賓格。詞性系統(tǒng)與現代德語類似,分男性、女性和中性。大部分男性和女性的名詞后來被歸為通性。東西系統(tǒng)也很復雜,包括虛擬和命令語氣,并且動詞的用法和人以及數量有關聯。
16世紀,現代瑞典語口語和通俗文學中的語法格和詞性系統(tǒng)減少為兩種格和兩種性。直到18世紀,一些散文等體裁的作品還沿襲原來的詞形變化,而在一些方言中一直保留到20世紀初。20世紀,標準通用的國家語言成型,全瑞典人開始使用。1906年,拼寫改革后,正字法終于穩(wěn)定下來,除了一些細小的差別外,基本統(tǒng)一格式。與如今的瑞典語相比,僅僅是動詞復數形式和一些句法(主要是書面語)的不同。動詞的復數形式直到1950年才廢棄使用。
瑞典語是瑞典的官方語言,也是該國本土居民(7,881,000)的母語。移民人口(1,028,000)絕大多數通曉瑞典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