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原先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后期創(chuàng)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xiàn)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節(jié)日較多,較隆重的節(jié)日有過“花山節(jié)”、“四月八”、“龍船節(jié)”等。
苗族(Miao nationality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總?cè)丝跒椋?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qū))。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huán)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chǎn)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除此,還蘊藏著豐富的木材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guān)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qū)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國”,從事農(nóng)業(yè)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云南)。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tǒng)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shù)。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極少。
在一些苗族地區(qū),人造物崇拜有土地菩薩、土地奶、家神、祭橋、水井等。土地菩薩苗語叫土地鬼,一般由幾塊石頭壘成,土地屋多為木制或用三塊石板搭成,極為簡陋,設于寨旁路口處或大路邊行人休息處。家神信仰存在于川黔滇方言的部分苗族中,即在家中設立“家神”偶像。祭橋流行于黔東南大部分地區(qū)。龍也是各地苗族的崇拜和祭祀對象。
國外的苗族,在越南、老撾有少數(shù)苗族信仰天主教。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苗族也有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老撾、泰國的苗族也受佛教文化的影響。盡管如此,在他們的社會中,傳統(tǒng)的祖先崇拜、靈魂觀念等仍在很大程度上的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