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語(特里普拉邦與西孟加拉邦官方語言)孟加拉語屬于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是孟加拉國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的官方語言,使用人口約2億7百萬人,是印度-伊朗語族在印地語之后第二大語言。
孟加拉語、阿薩姆語和曼尼普爾語都使用孟加拉文。在印度的西孟加拉省,大約有0.7億人說孟加拉語。孟加拉位于南亞次大陸東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沖擊而成的三角洲上。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鄰,東南與緬甸接壤,南瀕臨孟加拉灣。
海岸線長550公里。全境85%的地區(qū)為平原,東南部和東北部為丘陵地帶。大部分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濕熱多雨。全年分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氣溫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節(jié),最低溫度為4℃,夏季最高溫度達45℃,雨季平均溫度30℃。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區(qū)曾數(shù)次建立過獨立國家,版圖一度包括現(xiàn)印度西孟加拉、比哈爾等邦。
16世紀孟已發(fā)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經(jīng)濟最發(fā)達、文化昌盛的地區(qū)。18世紀中葉成為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tǒng)治的中心。19世紀后半葉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歸印度,東部歸巴基斯坦。1971年3月東巴宣布獨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孟加拉國被人稱為“水澤之鄉(xiāng)”和“河塘之國”。全國有大小河流700多條(包括支流),主要分為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格納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恒河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賈木納河)等。其中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是我國的雅魯藏布江。內(nèi)河航運線總長約6000公里。這里不僅河流縱橫,密如蛛網(wǎng),而且池塘眾多,星羅棋布,全國約有50至60萬個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4個池塘。
孟加拉國的方言:孟加拉語95%,其它方言5%。同其它的印度雅利安語言一樣,孟加拉語沒有語法性別(grammatical
gender),孟加拉語大約在11世紀開始從梵語派生演變而來,通常以梵語字母的一種變體形式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