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比亞共和國位于非洲西部。面積1.0367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81.7萬(1988)。主要民族有曼丁哥人,約占全國人口的42%,其次是富拉尼人、沃洛夫人、朱拉人等。通行曼丁哥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中90%以上信奉伊斯蘭教。首都班珠爾。
13~14世紀岡比亞是馬里帝國的一部分,伊斯蘭教由穆斯林商人和傳教師傳入,主要在各部落上層人物中傳播。16~19世紀時,由曼丁哥人建立的巴拉、孔博等穆斯林小王國統(tǒng)治,伊斯蘭教在城鎮(zhèn)和農業(yè)區(qū)獲得了發(fā)展,但在游牧部落中其發(fā)展速度比較緩慢。
至1820年,全國只有5個穆斯林聚居地區(qū),1866~1870年,西非伊斯蘭教領袖哈吉·歐麥爾發(fā)動“圣戰(zhàn)”,向非穆斯林地區(qū)推行伊斯蘭化政策,使一些游牧部落歸信了伊斯蘭教,使穆斯林聚居地區(qū)增至10個。后又打破了原先的部落社會結構,實行新的行政管理體制,使伊斯蘭教在全體居民中廣泛傳播。184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
1965年宣告獨立,成立共和國,岡比亞的穆斯林屬于遜尼派的馬立克教法學派,但受蘇菲派的影響較大,卡迪里教團的傳入對伊斯蘭教的傳播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岡比亞實行政教分離政策,政府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但伊斯蘭教仍然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居重要地位。全國主要城市建有多所《古蘭經》學校。首都班珠爾設有總伊瑪目,領導和管理全國的宗教活動和事務,并參與國事。全國設有“伊斯蘭文化聯(lián)盟”、“岡比亞朝覲協(xié)會”等社團,為“伊斯蘭會議組織”、“世界伊斯蘭大會”、“伊斯蘭世界聯(lián)盟”成員國。
岡比亞主要民族有:曼丁哥族(占人口的42%)、富拉族(又稱頗爾族,占16%)、沃洛夫族(占16%)、朱拉族(占10%)和塞拉胡里族(占9%)。官方語言為英語,民族語言有曼丁哥語、沃洛夫語以及無文字的富拉語(又稱頗爾語)和塞拉胡里語等。居民90%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拜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