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chǎn)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巖石風化的、或巖石沉積的)可供人類利用的天然礦物或巖石資源。
礦產(chǎn)的范疇一般有以下三類:
①可以從中提取金屬元素的金屬礦產(chǎn),如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鉛鋅礦等;
②可以從中提取非金屬原料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屬礦產(chǎn),如硫鐵礦、磷塊巖、金剛石、石灰?guī)r等;
③可以作為燃料的可燃性有機礦產(chǎn),如煤、油頁巖、石油、天然氣等。目前,含礦熱水、惰性氣體、二氧化碳氣體以及天然氣水合物等,也包括在礦產(chǎn)的范疇內(nèi)。
如:水氣礦產(chǎn)、海底礦產(chǎn)、能源礦產(chǎn)、金屬礦產(chǎn)、非金屬礦產(chǎn)、有色金屬礦產(chǎn)、黑色金屬礦產(chǎn)等。
自然金:多為分散的粒狀,或不規(guī)則的樹枝狀集合體。金黃色,隨其成分中含銀量的增高則漸變?yōu)榈S色。條痕與顏色相同。有強烈的金屬光澤。硬度2.5~3。具強延展性,可以錘成金箔。純金的比重為19.3。導電性良好,化學性能良好,除溶于王水外,不溶于任何酸類。熔點1062℃。用于貨幣,制造精密儀器及裝飾品。主要產(chǎn)于石英脈中,自然金常富集成沙金礦床。
金剛石:晶形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較少呈立方體,而大多數(shù)呈圓粒或碎粒狀產(chǎn)出。
高嶺石:常呈土狀、粉末狀、鱗片狀。
磷灰石:單晶體為六方柱狀或厚板狀,集合體為塊狀、粒狀、結(jié)核狀。其顏色因成因而異,純凈者無色或白色,但少見。一般呈黃綠色,亦有灰、綠、褐、藍、紫等色。油脂光澤。
磁鐵礦:常呈粒狀或致密塊狀,晶體形狀為小八面體與菱形十二面體。顏色呈鐵黑色,半金屬光澤。硬度5.5~6.5。性脆,具強磁性。為重要的鐵礦石。形成于內(nèi)生作用和變質(zhì)作用過程。
黃銅礦:常為致密塊狀或分散粒狀。黃銅色。條痕墨綠色,金屬光澤。硬度3~4。性脆。比重4.1~4.3,能導電。是提煉銅的重要礦物原料。黃銅礦可形成于各種地質(zhì)條件。
中國礦產(chǎn)資源簡介;
我國已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chǎn)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鉑礦、鈀礦、銥礦、銠礦、鋨礦、釕礦)、金礦、銀礦、鈮礦、鉭礦、鈹?shù)V、鋰礦、鋯礦、鍶礦、銣礦、銫礦、稀土元素(釔礦、釓礦、鋱礦、鏑礦、鈰礦、鑭礦、鐠礦、釹礦、釤礦、銪礦)、鍺礦、鎵礦、銦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蹄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