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比人是非洲赤道幾內(nèi)亞比奧科島上的居民。約10萬人(1975年)。語言屬班圖語系西北部語族,與杜阿拉語十分近似。盛行祖先崇拜,少數(shù)已改信基督教。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和采集油棕果實。許多人在可可、咖啡和花生種植場做工。
赤道幾內(nèi)亞全國人口101.4萬(2002年人口普查)。主要部族有分布在大陸的芳族(約占人口的75%)和居住在比奧科島的布比族(約占人口的15%)。民族語言主要為芳語和布比語。居民82%信奉天主教,15%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
全國共劃為7個省,17個縣和9個市。7省名稱分別為:海岸、中南、基埃-恩特姆、維勒-恩薩斯、北比奧科、南比奧科和安諾本。
面積28051.46平方公里(其中大陸部分26017.46平方公里,島嶼2034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幾內(nèi)亞灣,由大陸上的木尼河地區(qū)和幾內(nèi)亞灣內(nèi)的比奧科、安諾本、科里斯科等島嶼組成。木尼河地區(qū)西瀕大西洋,北接喀麥隆,東、南與加蓬交界。海岸線長482公里。沿海為狹長平原,岸線平直,少港灣。內(nèi)陸為高原,一般海拔500-1000米。
中部山脈把木尼河地區(qū)分成北面貝尼托河和南部烏塔姆博尼河流域。各島都是火山島,為喀麥隆火山在幾內(nèi)亞灣的延伸。比奧科島多死火山,中部的斯蒂貝爾峰海拔3,007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姆比尼河。屬赤道雨林氣候,年均溫24-26℃,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森林,產(chǎn)奧堪美木、黑檀木等名貴木材。各島皆由火山形成,地勢崎嶇,最高點3,007米;大陸部分沿海有15-25公里寬的平原,內(nèi)陸為海拔600-900米的高原山地。
赤幾擁有30萬平方公里的海上專屬捕魚區(qū),盛產(chǎn)金槍魚、非洲黃魚和大蝦等,年捕獲量可達(dá)7萬噸以上,但實際捕撈量僅為2000~4000噸。2002年捕魚量為1314噸。目前法國、西班牙等歐盟成員國的近40艘漁船在安諾本島海域捕撈金槍魚。本國漁民主要從事人工捕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