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 北緯42°45′32〃—44°08′00〃,東經86°37′33〃—88°58′24〃。地處天山山系北天山西段與東段的結合部,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北為準噶爾盆地南緣。海拔680-920米,市區(qū)平均海拔800米。有烏魯木齊河、頭屯河、白楊河、柴窩堡湖等水系,烏魯木齊河自西南向北斜貫市區(qū)。
烏魯木齊市位于新疆中部,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轄區(qū)東以恰克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線與吐魯番市接壤;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礦區(qū),突出部分折向東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溝以東與托克遜縣相連。在夏澤格山脊線3以南與和碩縣毗連;西南與和靜縣為鄰;北部沿博格達山脊與吉木薩爾縣、阜康市、米泉市分界。
烏魯木齊市境最北點在頭屯河下游距五家渠鎮(zhèn)3.
5公里處,最南點抵阿拉溝以南夏格澤山脊,南北最寬處約153公里;市境最東點在高崖子牧場東邊石窯子艾肯溝內,最西點在勝利達坂以西的天格爾山脊,東西最長約190公里。地理坐標:東經86°37'33"-
88°58'24",北緯42°45'32"- 44°08'00"。總面積11793.
71平方公里,城市規(guī)劃控制面積1600平方公里。1997年,城市建成區(qū)面積82.5平方公里。
文化獨具特色。新疆古稱西域,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zhèn),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qū)最具活力的城市。
烏魯木齊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觀,獨特的服飾和賽馬、叼羊、姑娘追、達瓦孜表演、阿爾肯彈唱等民族文化活動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對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客頗具吸引力。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烏魯木齊市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準噶爾儲煤帶的中部,市轄區(qū)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被稱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
境內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被稱為“天然固體水庫”。山區(qū)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場,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余種。光、熱和風能資源也極為豐富,有亞洲最大風力發(fā)電廠。這些自然資源,為烏魯木齊的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氣候
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氣溫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為-15.2℃。烏魯木齊深處大陸腹地,屬于中溫帶大陸干旱氣候區(qū)。氣候特點是:溫差大,寒暑變化劇烈;降水少,且隨高度垂直遞增;冬季寒冷漫長,四季分配不均,冬季有逆溫層出現。每年6至10月是烏魯木齊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因為這段時間花木爭艷,瓜果溢香。
烏魯木齊翻譯服務成功案例:
烏魯木齊市袁氏珠寶玉器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時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烏魯木齊漢王科技有限公司
2008第十七屆中國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
烏魯木齊吉潤園林綠化灌溉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