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年來一直秉承優(yōu)質,專業(yè),誠信的服務理念。在廣大國內外客戶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
新譯通翻譯整合了一支以技術專業(yè)翻譯、資深教授、外籍翻譯、歸國留學人員、外語碩士、博士為主的專業(yè)翻譯隊伍,,他們都有著深厚的專業(yè)背景和豐富的翻譯經驗,以滿足各行業(yè)客戶的需求。對于每一個項目,我們都配備項目負責人,對整個翻譯流程進行掌控以及與客戶及時有效溝通,最大程度地保證翻譯質量。
柳州概況
柳州又稱龍城,位于廣西中部,是我國南方的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早在5萬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這里了,從建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良好的人文歷史景觀和豐富的旅游資源,是國家甲級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西最大的工業(yè)基地和經濟中心。柳州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畫卷開”的山水特點。這里石山奇特秀美,巖洞瑰麗神奇,泉水幽深碧綠,江流彎曲明凈。清澈的柳江穿越而過,像一條綠色的玉帶,把市區(qū)環(huán)繞成一個“U”字形半島。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時,曾用“越絕孤城千萬峰”、“江流曲似九回腸”的詩句,來描繪這個美麗的城市。
地理位置:
柳州市位于廣西中部偏東北,東經108°50′—109°44′,北緯23°54′—24°50′。地處柳江中游,柳江自北方穿繞城市向東南方向流去。市區(qū)山環(huán)水繞,呈壺狀。
地形地貌:
柳州市區(qū)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面標高在海拔85——105米之間,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具有典型的巖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區(qū)及氣候、巖性、構造的影響,形成河流階地地貌、巖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其地貌單元可分為:城中河曲地塊、柳北孤峰巖溶平原、柳東孤峰、峰叢巖溶地帶、柳南峰林峰叢谷地、柳西多級河流階地、沙塘向斜巖溶盆地及低山丘陵等。
河流水系:
流經柳州市境的河境,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17條,流域面積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條,即柳江(包括干流融江和大支流龍江);流域面積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0條,即大橋河、沙埔河、瓦泥河(又名大渡河)、東泉河(又名大帽河)、鳳山河、流山河(又名逢吉河)、中回河(又名楊柳河)、里雍河、王眉河(又名紅羅江)浪江。流域面積在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6條,即勤儉河、鵝灣、渾水河、葛麻河(又名大保河)、螞蝗河、新圩河。市境內主要河流是柳江。除瓦泥河注入紅水河外,其余都是柳江河系的小支流。各小支分別從柳江兩岸匯入,構成了柳州市的河流系統。
柳 江:
柳江是西江水系的一級支流,全長(自河源至三江口)773公里,流域面積58397.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4‰。自河源至柳州水文站,河長588公里,控制集水面積45413平方公里,流域形狀似扇形,便于洪水匯集。
氣 候:
柳州市地處亞熱帶,四季較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平均日照時數達1634.9小時,平均氣溫20.5℃,無霜期長達314天,年均降水量近1450毫米。這種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和畜禽、魚類的繁殖,還可以反季節(jié)利用,發(fā)展農副業(yè)生產。
歷史沿革:
柳州是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fā)祥地。古人類文化遺址有白蓮洞遺址(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30000─7000年)、大龍?zhí)鄂庺~嘴遺址(新石器早教興市”試點及中期,距今約7000年)、蠻王城遺址(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以及柳江兩岸臺地、藍家村臺地、九頭山、甘前巖等古人類文化遺址,此為柳州之原始地域。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龍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龍城郡復名柳州。
柳州市是漢、壯、瑤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和嶺南土著民族經濟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匯聚點,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沉積。
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我們的翻譯服務優(yōu)勢:
專案專人負責:為您提供周到的服務
建立詞庫:為您建立專用詞庫
專業(yè)圖文制作部:滿足客戶對各種稿件處理的要求
專業(yè)IT部門:為您解決技術障礙 24小時服務:隨時支持您的需求
包月服務:服務更便利,結算更方便,省錢又省心
新譯通座右銘: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