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繁體翻譯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古老的民族,有著它過去光輝燦爛的一頁,而它過去的輝煌又主要是靠漢字--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繁體字一一流傳下來的,繁體字與歷史文化傳統(tǒng)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不可分離。這種牢不可破的結(jié)合又賦予繁體字某種特殊的意義,使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代名詞,象征著五千年的古國文明,象征著國家的統(tǒng)一,象征著民族的團結(jié),象征著悠久燦爛的文化。
臺灣位于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臺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臺風(fēng)暴雨。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fā)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臺灣現(xiàn)在使用之繁體中文為正體字,香港為繁體字
繁體字的復(fù)興還跟港澳臺胞及外籍華人使用繁體字有關(guān)。出于歷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港澳臺灣同胞及外籍華人長期被隔絕在我國大陸之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民族感和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愿望只能是越來越強,而民族感和區(qū)別于其他民族愿望的形成又必須依賴于共同的語言文字。語言文字的重要是由于她和民族的每一成員全面相關(guān),最深刻地反映著該民族的特征,她是維系民族內(nèi)部關(guān)系和人們區(qū)別不同民族時最明顯的一個標志。
對港澳臺胞及外籍華人來說,繁體字就是如此,他們一生下來就孕育其中并時刻在使用著這種媒介,從而產(chǎn)生了感情,使他們覺得自己跟繁體字分不開,繁體字成了標識他們?nèi)A人身份的一種標志,并且認為繁體字使用起來最得心應(yīng)手,最能表達感情,因此更樂意使用繁體字,而往往不想用他們業(yè)己掌握的其他文字,就是大陸推行的簡化字,對他們也沒造成什么影響。
翻譯語種
翻譯領(lǐng)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