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翻譯
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東莞地處東經(jīng)113°31′
-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是清溪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大坦鄉(xiāng),與廣州市、惠州市隔江為鄰;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獅子洋中心航線,與廣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鳳崗雁田水庫,與深圳市相連,毗鄰港澳,處于廣州至深圳經(jīng)濟走廊中西間。
東莞市地質(zhì)構(gòu)造上,位于北東東向羅浮山斷裂帶南部邊緣的北東向博羅大斷裂南西部、東莞斷凹盆地中。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臺地、沖積平原為主,丘陵臺地占44.5%,沖積平原占43.3%,山地占6.2%。
東莞市轄4個街道(莞城、南城、萬江、東城)、28個鎮(zhèn)(石碣、石龍、茶山、石排、企石、橫瀝、橋頭、謝崗、東坑、常平、寮步、大朗、黃江、清溪、塘廈、鳳崗、長安、虎門、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頭、大嶺山、望牛墩)。
200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71.26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5萬人,出生率為10.39‰;死亡人口7418人,死亡率為4.4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4.72萬人。人口城鎮(zhèn)化率為85.2%。
東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差振幅小,季風明顯。1996~2000年,年平均氣溫為23.1℃。
東莞市主要河流有東江、石馬河、寒溪水。市境96%屬東江流域,東江干流自東北角博羅縣、惠陽市之間入境后,沿北部邊境自東向西行至橋頭新開河口,有發(fā)源于寶安區(qū)的石馬河流入,至企石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龍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續(xù)流至石灘,與來自增城的支流匯流,經(jīng)市境石碣、高埗、中堂、麻涌的大盛注入獅子洋;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峽口接納來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峽口以下有三支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東向西匯,入流經(jīng)石碣、莞城、道窖、厚街、沙田于泗盛注入獅子洋。北干流與南支流之間為東江三角洲的河網(wǎng)區(qū)。
東莞屬珠江、東江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豐富的土地、森林資源。東莞瀕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這里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3.3攝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勢自東往西傾斜,大部分為丘陵臺地和沖積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線115.98公里(含內(nèi)航道);既宜于發(fā)展糧食生產(chǎn),又有利于發(fā)展經(jīng)濟作物。東莞是我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高產(chǎn)區(qū),盛產(chǎn)水稻
、及香蕉、荔枝、龍眼、菠蘿、橙、柑、桔等水果,水產(chǎn)資源也十分豐富。
翻譯語種
英語
、日語、德語、法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韓語、羅馬尼亞、波斯語、泰語、越語、蒙古語、捷克語、丹麥語、瑞典語、塞爾維亞語、印地語、馬來語、印尼語、老撾語、緬甸語荷蘭語、烏克蘭語、匈牙利語、芬蘭語、土耳其語、希臘語、烏爾都語、阿拉伯語波蘭語、挪威語、愛爾蘭語、希伯萊語.
翻譯領(lǐng)域
計算機、化學、通信、醫(yī)藥、醫(yī)療設(shè)備、石油、能源、醫(yī)學、冶金、建筑、物流、合同、法律、造紙、印刷、食品、圖書、簡歷、報表、網(wǎng)站、生物、財務、保險、口譯、配音、論文、紡織、科技、陪同、文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