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年來一直秉承優(yōu)質,專業(yè),誠信的服務理念。在廣大國內外客戶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
新譯通翻譯整合了一支以技術專業(yè)翻譯、資深教授、外籍翻譯、歸國留學人員、外語碩士、博士為主的專業(yè)翻譯隊伍,,他們都有著深厚的專業(yè)背景和豐富的翻譯經驗,以滿足各行業(yè)客戶的需求。對于每一個項目,我們都配備項目負責人,對整個翻譯流程進行掌控以及與客戶及時有效溝通,最大程度地保證翻譯質量。
馬鞍山概況
馬鞍山市位于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
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qū)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fā)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zhèn)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于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馬鞍山地區(qū)歷史悠久。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后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涂縣丹陽鎮(zhèn))。東晉北方戰(zhàn)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涂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帶僑置當涂縣,江南始有當涂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監(jiān)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采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于皖南一帶的當涂縣徒治姑孰城(今當涂城關鎮(zhèn)),此是姑孰為當涂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涂、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占當涂,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涂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涂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涂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zhèn),隸屬當涂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qū)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qū)。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準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涂縣先后隸屬蕪湖專區(qū)(地區(qū))、宣城地區(qū)。1983年7月,當涂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馬鞍山不僅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而且地理位置獨特,形成了"九山環(huán)一湖,翠螺出大江"獨特的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城市風光。其城市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先后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多次表彰,繼獲得"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十佳綠化城市"、"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稱號后,2001年又榮獲"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稱號。馬鞍山市已成為揚子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們的翻譯服務優(yōu)勢:
專案專人負責:為您提供周到的服務
建立詞庫:為您建立專用詞庫
專業(yè)圖文制作部:滿足客戶對各種稿件處理的要求
專業(yè)IT部門:為您解決技術障礙 24小時服務:隨時支持您的需求
包月服務:服務更便利,結算更方便,省錢又省心
新譯通座右銘: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