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譯通翻譯(服務)有限公司
■新譯通吉林翻譯公司
吉林簡稱吉,來源于女真語(滿語),全稱為吉林烏拉,漢譯“沿著松花江的土地”,本為江城吉林一城地名,后擴展指代整個吉林將軍轄區(qū)。1653年建制,1907年建省,距今355年歷史。現(xiàn)在的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中部,北界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處于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地處東經(jīng)122-131度,北緯41-46度之間。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管轄長春、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8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吉林省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北連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為鄰;東南有圖們江、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半島相隔松花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支流,發(fā)源自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nèi)最大的河流。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fā)電;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nóng)業(yè)區(qū)。松花江帶來的沖積土形成松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向西部,與黑龍江的松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長白山脈在省境東南部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鮮半島北部。主峰白頭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國東北部最高山峰。白頭山四周有眾多火山遺址,長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遺址之一。長白山脈的熔巖高原為茂林覆蓋,植被范圍從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國植被較好的林區(qū)之一。長白山氣候濕潤,全年降雨量達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較多,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則比山下遲兩個月。山區(qū)的冬季長達七個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緯四十一度以北,嚴冬來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長達七個月。在吉林出現(xiàn)的樹掛(即霧。,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過樹掛以“數(shù)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時最壯觀。 省會長春為全省的交通樞紐,以鐵路干線為主,貫通全省各地。京哈線(北京至哈爾濱,途經(jīng)長春)縱貫南北;長白線(長春至白城,遠至內(nèi)蒙古阿爾山)和長圖線(長春至圖們市,銜接牡圖線至牡丹江)橫貫東西;此外,尚有沈吉線(沈陽至吉林)、吉舒和拉濱線(吉林至哈爾濱)、平齊線(四平至齊齊哈爾)、四梅線(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線(梅河口至集安)、渾灣線(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線由長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國各大城市。省內(nèi)的公路網(wǎng)也非常完善。內(nèi)河航運遇以松花江為主要航道。
新中國成立后,吉林省行政區(qū)劃幾經(jīng)調(diào)整。建國初期,吉林省僅轄2個市、2個專區(qū)、1個旗、22個縣和1個工業(yè)特區(qū)。1954年,東北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將原屬老吉林省的松江。ㄊ枮I)裁入黑龍江省,將原黑龍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qū);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qū);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至長春市。1969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從此,吉林省行政區(qū)域延續(xù)至今。全省現(xiàn)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qū)),765個鄉(xiāng)(鎮(zhèn)),241個街道辦事處。
吉林省地形地貌大致是東南部高,西北部低 ,由東南向西北沉降 ,形成了山地丘-陵 -平原三大地貌類型。分為四個區(qū)域:東部長白山區(qū),東部低山丘陵區(qū),中部沖積、洪積臺地平原,西部沙丘覆蓋的沖積平原。吉林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6條,主要大河是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較大的湖泊有白頭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湖、大布蘇泡、查干湖、波羅泡。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均溫約-18℃,7月均溫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從東南向西北依次遞減,全省平均400~900毫米。全省水資源總量為402億立方米 ,水力資源的理論蘊藏量為456.46萬千瓦,理論發(fā)電能力為399.86億千瓦時 ,總裝機容量為500.81萬千瓦 ,發(fā)電量為 129.15億千瓦時 ,耕地面 積 399.91 萬公頃 ,占全省 土地面積的21.3% 。
吉林省是全國重點林區(qū)之一。全 省林業(yè)用地 面積866.67萬公頃 ,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6.4% 。森林覆蓋率為38.8% 。全省活立木蓄積量為7.11億立方米 ,居全國第六位。林業(yè)資源豐富,有紅松、云杉、落葉松、臭松、樟子松、油松、赤松、水曲柳、柞樹、椴樹、榆樹、白樺、色樹、楓樺、山楊、胡桃楸等樹種。吉林有72種礦產(chǎn)。油母頁巖探明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列全國第一;石油居全國第八;鎳居全國第三;鉬儲量占全國20%,居第二;金居全國第四位;冰洲石儲量占全國的32%,列全國第二位;鎵儲量占全國的22%,居第二位;錸儲量居全國第三;伴生硫儲量居全國第二;石墨居全國第四。吉林省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 、大豆、高粱、谷子、小麥、薯類;主要經(jīng)濟作物有向日葵 、甜菜、煙草;主要特產(chǎn)有人參和其他中草藥。1984年,木材產(chǎn)量為633.4萬立方米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野生動物有1100多種;野生植物2700余種。特產(chǎn)有關東三寶——人參 、貂皮 、鹿茸角。吉林省有各種魚類105種 ,珍貴魚類有七鰓鰻、大麻哈魚、孟蘇大麻哈魚、石川哲羅魚、細鱗魚、紅點鮭、茴魚、池沼公魚、狗魚、灘頭急和江鱈等. 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各地公司就近垂詢)
中國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長沙 武漢 重慶 成都
翻譯領域 |
翻譯語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