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譯通翻譯(服務(wù))有限公司
■新譯通僧伽羅語翻譯公司
僧伽羅語是斯里蘭卡主體民族僧伽羅族的語言,也是斯里蘭卡的主要官方語言。僧伽羅語屬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紀。在它的發(fā)展過程中,受梵語、巴利語的影響很深;近代以來又從葡萄牙語、荷蘭語、尤其是英語中吸取了大量的詞匯,使之更加豐富和完善。
僧伽羅語形成于印度-雅利安人進入斯里蘭卡島的時期(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佛教傳到島上,僧伽羅語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最初階段的僧伽羅語和普拉克利特語(古印度通俗語)相近,公元4世紀后才脫離古印度通俗語而獨立發(fā)展。僧伽羅語在13世紀進入近代階段。13世紀寫成的一部語法書《悉達特桑格拉沃》為僧伽羅語語法奠定了基礎(chǔ)。僧伽羅語在發(fā)展過程中,受巴利語、梵語及泰米爾語的影響很深。有豐富的佛教文獻。
僧伽羅語有16個元音,38個輔音。它是一種屈折型語言。名詞有性、數(shù)、格(9個格)的變化;動詞有時、態(tài)、體的變化,動詞原形都以navā結(jié)尾。僧伽羅語中有很大一部分巴利語和梵語詞語。16~18世紀,從葡萄牙語和荷蘭語中吸收了一些詞語,19世紀以來又從英語中吸收了大量詞語。元音分長短,輔音分清濁、送氣與不送氣,沒有重音、輕音的區(qū)別,也沒有聲調(diào)的變化,F(xiàn)代僧伽羅語的口頭語和書面語有非常明顯的區(qū)別。
僧伽羅語最早的文字是婆羅米體,到7~8世紀才逐漸演變?yōu)樯ち_體,一直沿用至今,自左而右書寫。這種環(huán)形的僧伽羅體和印度南部達羅毗荼諸語言的字體近似。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文字是公元前3世紀的石刻銘文。純僧伽羅字母共36個,加上18個表示梵語語音的字母,共計54個。僧伽羅語基本上沒有方言,古代馬爾代夫的語言可以看作是古僧伽羅語的一種方言,但后來這種方言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語言──迪維希語。在現(xiàn)代僧伽羅語中,英語借詞有不斷增多的趨勢。但英語中有個別詞語源自僧伽羅語,如tourmaline(電氣石)、beriberi(腳氣。┑。
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各地公司就近垂詢)
中國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長沙 武漢 重慶 成都
翻譯領(lǐng)域 |
翻譯語種 |
|
|